合同管理核心要点
以下内容基于中国法律法规和普遍实践经验整理,不涉及特定地区政策:
一、合同管理核心流程
- 合同准备阶段
- 需求确认:明确合同目的、交易内容及双方权利义务。
- 对方资质审查: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合作方资质,防范信用风险。
- 条款设计:
- 参考《民法典》合同编(第五百零九条至第五百六十三条),明确标的、数量、质量、价款、履行期限、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。
- 复杂合同(如建设工程、技术转让)建议由律师参与起草。
- 合同签订阶段
- 审核机制:建立法务 / 律师审核制度,重点审查合规性、风险点及可执行性。
- 签署方式:
- 线下签署:核对签约人授权文件(如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、授权委托书)。
- 电子签约:使用符合《电子签名法》的平台(如 e 签宝、契约锁),确保法律效力。
- 合同履行阶段
- 履约跟踪:
- 定期检查履行进度(如付款、交货),记录关键节点。
- 长期合同设置履约提醒机制。
- 变更与纠纷处理:
- 变更需签订书面补充协议并双方确认。
- 争议优先协商,协商不成可依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。
- 履约跟踪:
- 合同归档阶段
- 分类保存:按业务类型、签订时间等分类存档,保存期建议至少 5 年(参考《企业档案管理规定》)。
- 数字化管理:使用合同管理软件(如泛微、钉钉合同)实现电子存储、快速检索和权限控制。
二、风险防控要点
- 法律合规风险
- 避免条款与《民法典》《反垄断法》等法律冲突(如无效格式条款)。
- 涉外合同明确适用法律及争议解决地(如选择中国法院管辖)。
- 履约风险
- 设置担保条款(如定金、保证金)降低违约风险。
- 高风险合同可要求对方提供履约保函。
- 操作风险
- 建立合同编号规则,避免重复或遗漏。
- 限制合同修改权限,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动。
三、工具与资源推荐
- 合同模板库
- 参考司法部或行业协会发布的示范文本(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GF-2017-0201)。
- 使用法律科技平台(如北大法宝、无讼)获取合规模板。
- 数字化工具
- 合同管理系统:用友合同管理模块、法蝉等。
- 电子签约平台:e 签宝、契约锁等。
- 法律检索工具
- 中国裁判文书网:查询类似案例,预判风险。
- 法律数据库(如威科先行、Westlaw):获取最新法规解读。
四、总结建议
- 制度先行:制定《合同管理制度》,明确审批流程、岗位职责及归档要求。
- 培训赋能:定期对员工进行合同法律知识培训,提升风险意识。
- 动态优化:结合业务发展和法律变化,持续改进合同管理流程。
发表回复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