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质量事中控制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,通过对施工工艺、材料、设备、人员操作等环节进行动态监督和管理,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过程。以下是事中控制的核心要点:
1. 工序质量控制
- 工序检查:每道工序完成后,需进行自检、互检、专检(监理 / 质检员),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。
- 关键工序旁站监督:对隐蔽工程、关键部位(如混凝土浇筑、防水施工)实施全过程旁站,记录施工参数和问题。
- 工艺标准执行:严格按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操作,如模板安装尺寸、钢筋绑扎间距等。
2. 材料与设备管理
- 材料检验:对进场材料(钢筋、混凝土、防水材料等)进行抽样复检,核对质量证明文件,不合格材料立即退场。
- 设备状态监控:检查施工机械(如塔吊、振捣设备)的性能和维护记录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- 计量器具校准:对测量仪器(全站仪、水准仪)、试验设备定期校验,保证数据准确。
3. 人员操作规范
- 技术交底:施工前向班组明确技术要求、质量标准和操作要点,留存交底记录。
- 持证上岗:特种作业人员(焊工、起重工、架子工)必须持有效证件,禁止无证操作。
- 质量意识培训:通过例会、案例分析等方式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。
4. 质量问题处理
- 动态跟踪: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(如混凝土蜂窝麻面、焊缝不达标),立即要求整改并复查。
- 不合格品控制:对无法整改的严重问题(如结构尺寸偏差超限),需制定专项处理方案并报监理 / 设计审批。
- 质量事故报告:重大质量事故需按程序上报,分析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。
5. 施工环境管理
- 环境条件监测:关注天气变化(如雨天、高温)对施工质量的影响,调整作业计划(如暂停露天焊接)。
- 文明施工:保持施工现场整洁,避免材料堆放混乱或污染影响质量(如水泥受潮)。
6. 质量记录与追溯
- 施工日志:详细记录每日施工内容、人员、设备、检查结果及问题处理情况。
- 影像资料:对关键工序、隐蔽工程进行拍照或录像存档,便于追溯。
- 验收资料:及时整理工序验收单、检测报告等文件,确保资料完整可查。
事中控制的核心目标
通过 “预防为主、动态管理”,将质量隐患消除在施工过程中,避免事后返工造成的成本增加和工期延误。同时,事中控制需与事前预控(如图纸会审、方案审核)和事后验收(如分项工程验收)形成闭环管理,确保工程整体质量达标。
发表回复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