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杰瑞 · 赫尔曼的《你好,多莉》歌曲: You’re lookin’ swell, Dolly

质量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方法

一、巡视与检查

  1. 定期现场巡查
  • 监理人员需严格依照既定巡查计划,定期对工程现场展开全方位巡查。巡查频率依据工程性质、规模大小以及前期质量状况灵活确定,通常情况下,每周至少开展 [X] 次现场巡查。
  • 巡查期间,重点聚焦工程实体是否存在裂缝、变形、渗漏等显著质量缺陷,同时关注工程附属设施运行是否正常。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例,仔细检查外墙有无裂缝、门窗密封性能是否良好;针对道路工程,则着重查看路面有无坑槽、裂缝等病害问题。
  1. 重点部位复查
  • 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曾出现质量问题,或是质量风险较高的部位,要进行重点复查,诸如基础工程、防水工程、结构节点等关键部位。
  • 针对这些重点部位,可适当增加检查频次,每月至少复查 [X] 次,并借助专业检测工具进行细致检测。比如,运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结构强度,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建筑物外墙保温层质量。

二、质量缺陷报告与处理

  1. 建立缺陷报告机制
  • 要求施工单位一旦发现质量缺陷,必须即刻填写质量缺陷报告,详细阐述缺陷位置、类型、严重程度以及发现时间等关键信息,并及时提交至监理单位。
  • 监理单位在收到报告后的 [规定时间,如 24 小时] 内,需完成核实确认工作,并将核实结果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。
  1. 组织缺陷原因分析
  • 对于较为严重或复杂的质量缺陷,监理单位应组织建设单位、施工单位、设计单位等相关各方共同召开质量分析会议。
  • 通过现场实地勘查、仔细查阅施工资料、深入分析检测数据等多种方式,共同探寻质量缺陷产生的根源。例如,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,可能是由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欠佳、施工振捣不密实、温度应力影响等多种因素所致。
  1. 审批缺陷处理方案
  • 施工单位根据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结果,制定相应处理方案,并提交监理单位审批。
  • 监理单位重点审查处理方案的合理性、可行性与安全性。方案内容应涵盖缺陷处理方法、施工工艺、质量控制措施以及进度计划等。以路面坑槽处理方案为例,需明确修补材料选用、坑槽开挖深度与范围、修补后的压实工艺等具体内容。
  1. 监督缺陷处理过程
  • 在施工单位实施质量缺陷处理过程中,监理人员要进行旁站监督,确保处理过程严格遵循审批通过的方案执行。
  • 检查施工单位的人员、材料、设备是否按时到位,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,质量控制措施是否有效落实。一旦发现施工单位未按方案施工,应立即要求其整改。
  1. 验收缺陷处理结果
  • 质量缺陷处理完毕后,施工单位应先进行自检,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申请验收。
  • 监理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对缺陷处理结果进行验收,验收内容包括处理后的工程实体质量是否达标、相关检测数据是否合格等。验收合格予以签认;若不合格,则要求施工单位重新处理。

三、工程维护监督

  1. 审查维护计划
  • 监理单位需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维护计划进行严格审查,计划内容包括维护范围、内容、时间安排、人员配备、设备材料需求等。
  • 确保维护计划具备合理性与可操作性,能够切实满足工程在缺陷责任期内的正常维护需求。例如,对于绿化工程,维护计划应明确浇水、施肥、修剪、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的具体时间与要求。
  1. 监督维护工作执行
  • 按照维护计划,监理人员定期检查施工单位维护工作执行情况。检查维护人员是否按时到岗、维护工作是否依照规定标准和程序开展。
  • 对维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,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。如在绿化养护中发现病虫害防治不及时,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治理。
  1. 协调维护相关事宜
  • 在工程维护过程中,监理单位负责协调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、使用单位之间的关系。若因维护工作需要临时占用场地、影响使用等情况,监理单位应协助施工单位与相关方做好沟通协调,保障维护工作顺利推进。

四、资料管理

  1. 收集与整理缺陷责任期资料
  • 监理单位负责收集、整理质量缺陷责任期内的各类资料,包括质量缺陷报告、处理方案、验收记录、维护计划及执行情况记录等。
  • 对资料进行分类归档,确保资料的完整性、准确性与可追溯性。比如,可按照工程部位、缺陷类型等对质量缺陷相关资料进行分类存放。
  1. 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资料
  • 施工单位应定期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维护情况报告、质量缺陷处理后的相关检测报告等资料。
  •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资料进行认真审核,审查资料的真实性、有效性与规范性。如发现资料存在问题,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补充或修正。
  1. 协助竣工资料归档
  • 在缺陷责任期结束后,监理单位将整理好的缺陷责任期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,协助建设单位完成整个工程竣工资料的归档工作。
  • 确保缺陷责任期资料与工程建设其他阶段的资料相互衔接,形成完整的工程档案。